浔阳晚报:承国家之非遗 传青阳之经典——九江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湖口县

2021年07月16日 15:42 吴彭年 点击:[]


九江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本报讯(吴彭年  文/摄)青阳腔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有着突出贡献。近日,九江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分队的14名大学生来到湖口县和付垅乡,开展为期五天的“寻鄱阳之遗响,展神韵之青阳”青阳腔文化调研活动。

  该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由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学生组成,活动就湖口县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在传承保护和发展方面做一些调研,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乡镇居民的主要文化生活习惯与文娱方式,提高乡镇居民对青阳腔文化的认知程度与保护意识,为青阳腔的传承工作与未来发展做准备。队员们通过采访湖口青阳腔研究专家刘春江教授和他的助理曹泽宇博士,探访湖口县青阳腔传承人殷武焕,实地参观考察湖口县青阳腔陈列馆、湖口县青阳腔保护基地、湖口县青阳腔剧团及湖口县付垅乡付垅村的儿童之家,并与青阳腔研究人员进行座谈及到付垅村的儿童之家进行支教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

  “青阳腔的魅力在于跟民俗、民风完美结合,富有民间特色,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队员刘畅有感触地说。

  青阳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九江学院学子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青阳腔戏曲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自觉传承经典的使命感,尽己所能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贡献。短短五天时间,使大学生们亲身感受了青阳腔的文化魅力,及其在当地的传承发展现状。

  青阳腔是起源于安徽省青阳县的一种古老的戏曲声腔,曾被誉为京剧的“鼻祖”,在我国戏曲史上具有显赫地位。近几年来,湖口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挽救青阳腔的措施,如与高校联姻开展青阳腔研究与教学、建立青阳腔博物馆、成立专业的青阳腔表演团队以及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等,使青阳腔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在湖口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和表演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青阳腔还登上了2019年央视新年戏曲晚会的舞台。

  自2007年起,九江学院与湖口县“联姻”,传承发展青阳腔,形成了高校与地方“联姻”传承和保护国宝的新模式。(浔阳晚报2021年7月16日10版 http://xywb.jjxw.cn/html/2021-07/16/content_86563_13643806.htm)


上一条:喜报!我院在“建行杯”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下一条:【“双提高”大讨论】旅游与地理学院教师到庐山市开展旅游规划课题调研

关闭

版权所有: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联系电话:8311117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政编码:332005
技术支持:九江学院信息技术中心 Copyright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