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民,男,80后,浙江杭州人,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副教授、工程师,地理信息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员,九江市“E类人才”,宁波市“3315计划D类人才”,2022、2023和2024年度九江学院“百人计划”学术骨干;2007-2016年分别获浙江大学管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博士。曾任旅游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以及江西省和九江市各类智库专家、学术机构常务理事等职务。2022年挂职南昌市市管正处级事业单位副职(1年)。旅游管理国家一流专业、《传统村落调查与乡村振兴》国家和江西省一流课程建设骨干成员,“数智农文旅”科教融汇团队成员,《乡村振兴与文旅策划》微专业负责人。获九江学院校级“新华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各类大创赛获奖立项。主要从事旅游发展与规划设计、地质资源与工程勘探、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保护,新媒体市场营销推广等科教研研究。在教学、科研一线培养学生若干,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市厅级和校级项目12项,发表SCI、EI和北大核心等期刊论文13篇,发表专著一部,参编专著一部。
联系地址:丹枫园校区竞知楼508遥感地信教研室、504旅游管理教研室;
联系邮箱:6180078@jju.edu.cn; 237623510@qq.com。
学习经历:
2012.9-2016.6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部 理学博士;
2008.9-2011.3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系 理学硕士;
2003.9-2007.6 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 管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9.5-至今 九江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副教授;
2017.8-2019.4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集团 机关,工程师;
2016.7-2017.7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
课程教学:
1.《地球科学概论》 旅游与地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2.《传统村落调查与乡村振兴》九江学院校级专业必修课(实践);
3.《消费者行为学》旅游与地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4.《庐山地质文化》九江学院校级公选课;
5.《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与地理学院本科生专业选修课(实践)。
研究方向:
1. 华南造山带与沉积盆地分析、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双碳”地质;
2. 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与文旅策划;
3. 地质公园开发与地学旅游;
4. 文旅新媒体营销与运营。
工作职务:
1.地理信息科学教研室主任;
2.南昌市象湖梅湖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挂职);
3.江西省传统村落研究中心副主任;
4.九江市修水县传统村落党建引领智库专家;
5.九江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及传统建筑保护专家;
6.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会员、九江市历史协会研究员;
7.江西省生态地质环境协会常务理事;
8.江西省地理学会理事;九江市地理学会理事。
奖励荣誉:
1.2020-2021学年校级“新华优秀教育”奖、“优秀教师”;
2.2024-2025年度校级“优秀教师”荣誉;
3.2021、2023年旅游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4.2021-2022、2022-2023、2023-2024年度九江学院“百人计划”学术骨干;
5.2023南昌市“优秀公务员”;
6.2021指导学生获九江学院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省三等奖、九江学院一等奖(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方向)(排名3);
7.2021指导学生获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排名3);
8.2024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乡村旅游数字运营与创意设计大赛”短视频赛道(本科组)三等奖(排名1);
9.2024指导本科生获江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并结题(排名1);
10.2024九江学院校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排名1);
11.2025年第二届“智游宝杯”全国旅游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创意大赛(决赛)三等奖(排名1);
12.“万旅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粤港澳海洋旅游创新大赛华东赛区本科组三等奖(排名1);
13.2024第三届江西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项目课题:
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扬子板块西南缘典型三叠纪盆地沉积物源对比及其对三江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2020-2024,已结题;
2.主持 江西省教育厅一般科技项目《江西吉泰盆地早中侏罗世沉积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2022-2025,在研;
3.主持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新媒体视角下金溪县传统村落研学旅游开发研究》,2023~2024,在研;
4.主编《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数字教材;
5.主持校级“乡村振兴与文旅策划”微专业;
6.九江学院“数智农文旅”科教融汇团队成员;
7.主持 九江学院校级教改课题《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应用研究-江西省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20-2023,已结题;
8.参与2020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江西省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模式研究》, 2021-2024,已结题;
9.参与“九江市旅游资源普查项目(2024)”,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委托;
10.参与旅游管理国家和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并获批;
11.参与旅游管理《中国传统村落与文化振兴实践课程建设》虚拟教研室建设获批;
12.参与 庐山市发改委委托项目《庐山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20-2021已结题;
13.参与 九江市发改委委托项目《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2020-2021;
14.参与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般研究课题《基于新媒体视角的庐山地质旅游产品开发研究》2023,已结题。
15.参与《四川前陆盆地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恢复》项目,2011.1-2013.12,已结题,中石油西南油田;
16.参与《塔西南昆仑山前重点目标构造地质建模》项目,2009.12-2010.12,已结题,中石油塔里木油田;
17.参与《浙东沿海矿产远景调查》项目,2017-2018,已结题,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集团。
论文专著发表:
1.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践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2024,专著 ISBN 978-7-5766-1089;
2.第一作者. 丽江盆地早三叠世砂岩物源特征及其对扬子西南构造的约束,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报,2025(EI);
3.第一作者. 旅游驱动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以金溪县大坊荷兰创意村为例.《四川农业科技》,2024;
4.第一作者. 扬子西部盐源盆地中晚三叠世物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沉积与特提斯地质》,CSCD北大核心,2024.5
5.第一作者. 景村融合背景下文创助推传统村落振兴的模式研究. 《商展经济》。2025.4;
6.第一作者. 历史遗迹的旅游规划开发研究-以瑞昌铜岭古铜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现代园艺》,2025;
7.第一作者. 传统村落红色研学旅行产品需求提升对策研究—以江西抚州后龚村景区为例.《商展经济》,2022;
8.通讯作者. 九华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旅游》,2021;
9.第二作者. 基于旅游开发的江西抚州金溪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商展经济》,2022;
10.第一作者.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吉安中马洲村为例。 《当代旅游》,2023;
11.第一作者.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西都昌鹤舍古村为例。《旅游纵览》,2023;
12.第一作者. 四川西南峨眉地区晚三叠世瑞替期须家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构造背景的指示。《地质科学》,2019(北大核心);
13.第一作者. 上扬子西南盐源盆地早三叠世物源体系及构造意义。《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EI);
14.第一作者. Provenance of Early Triassic in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 Upper Yangtz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发表于<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7(SCI);
15.第一作者. Provenance change from the Middle to Late Triassic of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 Southwest China: Constraints from the sedimentary record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发表于<Tectonophysics>, 2017(SCI);
16.通讯作者. Basin-orogen patterns and the late Triassic foreland basin conversion process in the western Yangtze Block, China. 发表于<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20(SCI);
17.第一作者. 前陆冲断带深度剖面的建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以酒泉盆地南缘金佛寺冲断带为例,2011(北大核心);
18.第二作者. 上扬子西南部晚三叠世古隆起演化及其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EI);
19.第三作者.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断裂带变形特征、演化及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报,2017(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