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校地合作 激发千年古村落新动能
党建引领,红心亮古。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当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力度不足,许多传统村落销声匿迹。如今,党和人民重视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积极投入到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校地共建的热潮之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6月27日上午,中共修水县组织部与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关于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校地共建签约仪式在修水县朱砂村隆重举行。中共修水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雪萍出席并致辞,修水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黎青,修水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苏仁泽出席仪式。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党委书记夏英出席并讲话。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彭年、学院博士专家团队以及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1队的10名队员一同参与了本次签约仪式。
修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雪萍在致辞中对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师生代表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此次修水县委组织部与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达成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校地共建协议,实现了修水县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领域校地合作模式新的突破,对于推动修水县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修水县推动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她表示,修水县将认真履行协议约定,尽心竭力为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师生参与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平台,为学院博士专家团队开展工作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确保校地共建在修水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和作用。
学院党委书记夏英在讲话中对修水县委组织部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学院基本概况及近年来党建工作成效。夏英指出,此次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与修水县委组织部达成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校地共建协议,是学院办学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校地合作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院党委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继续探索校地合作共建的模式,通过结对共建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作用,把党建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建设高水平学院上台阶。
签约仪式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彭年与修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方政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校地共建协议。修水县领导刘雪萍、黎青、苏仁泽向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博士专家团队成员雷彬、陈海龙、朱民、崔明月、魏伟新颁发修水县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智库专家聘书。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领导夏英、吴彭年为修水县黄坳乡、黄沙镇、布甲乡、新湾乡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结束后,我院三下乡服务1队的10名队员和与会领导、专家团队一起参观了博士工作站和参观朱砂古村,感受传统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朱砂村传统村落内建筑群落呈分散式点缀在山水田园环境中,建筑群落通过小路与村庄中部纵贯全村的主路相连,构成了整个传统村落的树形脉络形态。南北纵贯村庄常年涓涓细流、清澈见底的朱砂河,沿山而上风光旖旎的梯田,常年葱葱郁郁的低山丘陵勾绘出一副传统村落钟灵毓秀、山清水秀、古朴静谧的水墨画。
朱砂村传统村落不仅在空间山水格局上的独特价值,同时“山-水-田-居”的景观风貌也凸显了赣北传统村落在宏观整体环境上的特色。这种传统的村落居住与农业生产与生态景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村民就近耕种,利用现有水系引水灌溉,现在这种利用周边农田耕作发展的传统生产方式依然延续,是传统格局环境的优势所在,是对生产生活的延续的贡献。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一直是国家与社会的重要命题。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此次学院与修水县委组织部签约,开启了党建共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合作新样板。同时,队员们也了解到近年来,修水县紧紧围绕“党建引领 红心亮古”品牌建设,坚持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并重,按照“保护为主、抢救为先、传承为本、利用为要”的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保护与开发模式。截至目前,修水县共创建了4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省级传统村落,2023年,该县被确定为省级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重点县。队员们表示,一定要利用专业优势,从建筑活化、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为修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队员们此次参加党建引领传统村落校地共建签约仪式收获满满,对传统村落保护充满了信心。踏上了归程,每个人都心明眼亮。为乡村“铸魂”,乡村越来越美,中国越来越美。牢牢抓住“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契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中生力军作用,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大局,将个人理想与家国发展相结合,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转化为勇于奉献的实际行动,用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力量与担当。旅游与地理学院学子,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