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2日,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年会以“创新自然地理赋能美丽中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众多师生参会。我院青年教师阳海鸥博士和蔡潇博士受邀参会,阳海鸥博士并作分论坛报告。

年会围绕自然地理学的细分领域设置14个专题论坛,近300位与会专家学者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期间,我院参会教师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并就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在“景观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我院阳海鸥博士作了《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污染的耦合研究——基于LCZ的两个案例》精彩学术报告,引发广泛关注。她在报告中指出,研究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必须建立在科学、实用的景观分类系统上,而目前学界尚未形成普适性的城市景观分类体系。她从局地气候分区(LCZ)用于城市景观格局与PM2.5的关联研究,以及LCZ用于PM2.5浓度模拟两个视角,验证了LCZ这一广泛用于城市热岛研究的景观分类方案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的适用性,系统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基于景观格局优化的城市规划建议,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就“LCZ分类的精细化应用”、“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环境效应”等议题与阳海鸥展开深入讨论,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此次报告的成果,是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建筑景观三维空间构型对PM2.5的影响机制及尺度效应”的阶段性进展,展现了团队在服务地方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科研担当。
通过参与此次年会,学院教师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展示了我院在自然地理领域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学院的学术影响,为学院进一步创新研究思路、加强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自然地理学科的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