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践教学与区域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专业乡村策划与茶艺实操能力。6月11日,旅游与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彭年与专业教师乔秋敏、朱民、杨婵容带领旅游A2251\2252、旅游A2211\2212、旅游2311\2312班的250余名学生,冒雨前往濂溪区高垅乡双垅村和江西濂溪茶科技小院,开展为期一天的期末实践及课程考核活动,以“地方需求+课程实践+课程考核”多元融合的方式,探索旅游专业教学新路径。

旅游A2211\2212学生首先前往双垅村村史馆,听取村委副书记邹俊凯关于双垅村历史发展、产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思维等。近年来,双垅村在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农业+文旅+生态”产业链,逐步构建起五维农业、绿丰茶叶、好闲时农场、双垅康养等多元乡村产业体系,成为本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样本。

随后,在邹书记和朱博士的带领下,旅游专业学生又走访了双垅村幸福食堂、村特产馆、九江市林科所、九星古道、徐周韶墓、邹氏宗祠、鸦雀垄水库、九色溪、玉龙潭等村代表性场馆和景区。学生们围绕“文旅策划”“新媒体传播”“公关策划”等内容开展调研,通过访谈与观察,了解本地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创新路径。并结合《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摄影》期末考试要求进行公关策划和乡村摄影新媒体推广。


旅游A2251\2252、旅游2311\2312班级围绕《茶艺理论与实践》、《中国茶道》课程在如如茶村开展全方位课程实践和课程考核。同学们参观了茶叶加工车间、茶园,深入了解茶叶从生长、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萎凋到炒茶、揉捻、烘焙全过程。通过茶席设计、茶叶感知、茶啤饮用、茶园讲解等体验项目,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吴彭年副书记对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课程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融合课程考核,是对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在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探索乡村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推动乡村文旅、乡村康养、乡村电商等新型发展模式。


一天的调研过程,同学们不畏辛苦,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是依然坚持完成了各项实践任务,并在不一样的环境中找到了美丽的风景,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他们深刻感受到,乡村和企业应该如何通过精准定位、营销策划、开拓创新实现乡村产业的迭代升级,也更加理解自身专业所肩负的助力乡村振兴责任与使命。

本次调研从期末考试安排、乡村实际需求调研、调研线路和项目的合理化安排等,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准备,让同学们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实场景深度融合,在真实项目中提升专业调研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意能力。

接下来,相关课程的期末考核结果,也将邀请村委、企业参与其中,对学生的策划案和新媒体推广效果进行多元评估,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成果认定,实现教育服务地方、教育服务企业的闭环。
本次活动得到了濂溪区双垅村与如如茶村的大力支持。邹俊凯副书记和刘珊经理全程解说和陪同,带给同学们全新的乡村认知体验。大家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将竭尽全力高质量完成期末大作业,用高质量的作品回报他们给予的帮助和鼓励。未来,旅游与地理学院将持续探索“乡村+教育”“专业+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文旅人才、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