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在追逐世界的时候,是否注视过脚下?而只看脚下,不放眼世界,似乎又沦为井底之蛙。包括人文地理学研究在内的中国研究,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当我们埋头钻研的同时,又将如何向世界发声,表达我们的思想,传播我们怎样的观点呢?本期通过梳理中国学者对世界人文地理的贡献,试问人文地理学者在国际人文地理学界扮演的角色。
看世界地理,走中国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人文地理学一直建立在西方话语霸权基础之上,与中国人文地理学者的交流甚少。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和西方作为新的“真理和知识中心”的兴起,中国开启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最早将现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的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海外传教士和留学生。西方知识体系和教育模式逐渐渗入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建国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经济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一枝独秀。
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全面振兴阶段,城市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面开花,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学者在全球地理学中的位置亦备受瞩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人文地理学者该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是本文思考的重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研究选取2000-2015年间人文地理学界三大权威期刊与五大区域核心期刊中4792篇文献作为数据库,并运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在分析全球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学者对世界人文地理的贡献。
TO CITE:Zhu Hong, Wei Hongni. 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 voices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6 , 26(8): 1-18.
壹‧人文地理学国际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运用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分析了人文地理学界的重要期刊、国家与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从表1中可看出,选取的八大期刊中前三个期刊是人文地理学中影响因子位居前三的期刊。因为前三大期刊均来自英国和美国,为了平衡区域差异,其他五个期刊分别选取了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学家》(The Canadian Geographer-Le Géographe Canadien),荷兰的《荷兰皇家地理学报》(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地理学家》(Australian Geographer ),新加坡的《新加坡热带地理》(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和瑞典的《瑞典人文地理学》(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Human Geography)等五大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期刊,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所选期刊影响因子排名(1)国家和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分析从图1可看出,根据发文数量来看,英国、美国、加拿大是排名前三的国家,英国一直在人文地理学发展中居于领头羊的位置。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西方国家在人文地理学发展中虽然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东亚、南非和欧洲其他国家也逐渐在国际人文地理学界崛起。随着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地理学者迈进了国际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队伍。在发文量排名前15的国家和区域中,中国位居第14名,这预示着要在全球中与西方英语国家竞争,中国人文地理学还有漫长的道路,但同时也说明中国人文地理学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图1. 八大期刊中发表文章的国家和区域
英国不仅在发文量方面居于首位,在研究机构和学府数量方面也位居前列。从图2中可看出,数据库中75%的发文量均来自英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杜伦大学、牛津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21%的发文量来自北美地区,其中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位居北美发文量的前列,华盛顿大学、雪城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是北美地区在人文地理学方面重要的研究中心和机构。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居于第6位。对中国而言,香港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地位突出,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居于179位的中国内地北京大学虽然排名靠后,但是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后发力。
图2. 八大期刊中发表文章的学府和机构
(2) 三大核心期刊中的研究热点和趋势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文献关键词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探究三大期刊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如图3所示,从1996年到2002年间,空间、全球化、尺度、权力、政策和国家等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David Harvey在其著作《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中指出时间、地方、空间和自然是通过社会实践来表征的。哈维不仅指出自然界的地理差异,更强调了社会生活中的公平正义,如图4所示。哈维是后现代地理学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来解读空间问题,把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纳入到地理学研究中,将地理学提升为空间政治学。同时他还把空间维度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空间、位置、时间、环境等地理学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了解世界的核心,他的“时空压缩”和“资本弹性积累制度”等观点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Sallie A. Marston 认为之前学者注重探讨国家和资本主义体制中以及劳动力中的空间生产,但是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少关注。她注重从性别角度探究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对尺度的社会建构进行了探讨。Neil Brenner 在她的基础之上注重从多元的视角对地理学中的尺度进行探讨。进一步启发学者对自然和社会关系进行探讨的学者便是Sarah Whatmore,她通过对自然概念的探讨,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上述学者所探究的,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多关注尺度和区域。但随着Ash Amin对全球化问题的深入探讨,人文地理学从尺度和区域为主导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对于结构网络关系的探讨。世界是一个互动和流动的全球村,而非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图3. 三大期刊中关键词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在2003-2005年间,空间依然是学者们深究和反思的重要主题(见图3)。关于“空间”这一地理学核心概念,不同时期人文地理学对其有不同解读。从李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开始直到二战后的计量革命时期,空间一直被视为“客观中立的社会经济容器的空盒子”。1960年代后,由于计量地理学无法解释复杂的现实世界,人文地理学转而向多元化发展。从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到当代的新区域地理学、制度转向、文化转向等。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变化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流派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对“空间”有了更多更新的认知和解读。除了对空间的探讨外,新自由主义、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探讨亦是这一时期的焦点。Harvey 指出资本主义核心国家资本积累危机爆发后的新自由主义日益兴盛(见图4)。随后Nigel Thrift 开始关注城市空间中的情感话题。关于空间、地方和政治话题的探究更多反映在Doreen Massey中的研究,他认为空间不仅跟政治相关,更与经济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实践关系密切,她更强调了尺度背后的政治意涵。空间、生态政治、景观均是2006-2009年间的核心主题。Gibson-Graham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了情感地理学的话题,Nigel Thrift 在他的著作《非表征理论》从综合视角探讨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情感、时间和政治。Bob Jessop 侧重探社会空间理论,John Wile则更倾向于记忆景观话题。Steve Pile 从情感地理学的视角进一步探究非表征理论,Ben Anderson不仅探讨了情感地理学,更探讨了情感地理学中的生物性权力。随着这些著名学者著作的发表和探讨(见图4),情感、非表征理论和生物政治成为2010年后学者的核心研究话题(见图3)。
图4. 三大期刊中重要学者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3) 中国学者在三大核心期刊中的贡献在全部的数据库中,发表在三大核心期刊上的文献中有20篇来自中国,其中7篇来自中国香港,主要是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学者。其它13篇由中国大陆学者发表。通过对中国学者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学者的贡献多集中在以下研究机构和主题,如图5所示。来自香港大学的林初昇侧重探讨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的政策与土地制度关系,文章的引用率位居三大期刊中国学者的首位。香港大学的Jim 和Chen 主要关注中国城市居民不同的休闲模式。这些文献成为国际学界了解中国城市和乡村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居民休闲现状的里程碑式著作。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庆旭虽同样研究土地利用,不同于林初昇侧重的经济地理学视角,黄庆旭关注行为决策层面的土地利用。除了关注土地利用,中国人文地理学者也关注景观研究。对景观进行探究的是威斯康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姜宏,她关注中蒙边界的土地利用和环境问题,她认为草地管理的变化实则是一种文化变化,先前人文地理的变化更侧重探究环境变化中的政治冲突,政治合作尤其是环境生态方面的合作很少被关注。姜宏的研究在政治关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面实现了突破。中国学者关注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空间和移民。香港浸会大学的Adrian Bailey关注移民管制问题,武汉大学的陈碧玉分析了人类活动与旅游行为间的时空模型。中山大学的李志刚和卡迪夫大学的吴缚龙则更多关注后改革时代城市空间公正。中山大学保继刚和阿克伦大学马润潮探讨了旅游地理学中的空间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华南师范大学的朱竑和钱俊希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关注现代性视角下的身份认同建构。此外,北京大学柴彦威和中科院的刘卫东分别关注时间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话题。从上述代表性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在不断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总结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特色话题,以期使国际地理学界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图5. 中国学者在三大核心期刊中学术贡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贰‧五
大区域期刊分析
五大区域期刊的研究主题紧跟三大核心期刊,通过对区域期刊的研究主题梳理分析发现空间政治、社会建构,新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话题是区域期刊探讨的话题,如图6所示。
图6. 五大区域期刊中关键词可视化知识图谱(1) 五大区域期刊特点由于不同区域和地域特色,五大期刊代表着各自的区域和文化特点。加拿大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和综合完善的医疗体制使得教育、政策和健康成为《加拿大地理学家》的主要研究话题。城市现代性、移民、土著文化遗产和种族认同等成为《澳大利亚地理学家》关注的话题,这与澳大利亚拥有诸多自然遗产且物种和文化多元的现实背景密不可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区域则是《新加坡热带地理》期刊中关注的重点区域。《瑞典人文地理学家》关注旅游地的表征、门禁社区、认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话题。伴随着后福特主义经济模式的兴起以及新自由主义公共政策的扩张,城市景观日益破碎化和飞地化(Enclavism),门禁社区日益成为透析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城市空间政治的独特视角。《荷兰皇家地理学报》侧重从情感地理视角聚焦所在区域内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和政治话题。
图7. 五大区域期刊中重要学者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2)五大区域期刊的研究核心五大区域期刊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著作是Henri Lefebvre的《空间的生产》,如图7所示(图中圆圈的大小与被引频次成正比)。Henri Lefebvre 从对意识形态层面的空间探讨转换为对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探讨。他试图缩小空间探讨中理论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差距。他将空间作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社会空间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对空间进行重组,当代资本主义正是通过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才得以维持。他的思想对David Harvey乃至Manuel Castells等后现代地理学家有深远影响。在Henri Lefebvre的基础上,Manuel Castells关注信息时代的经济和后现代元素。Jamie Peck 认为新自由主义在社会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在其著作《Struggling with the creative class》 中指出科技和精英阶层的才能促使了创意阶层的产生。此后全球化、政策、经济增长等是这个时期区域期刊中研究的核心话题(如图6所示)。2007年John Urry 在其著作《Mobilities》中从社会文化视角探讨Manuel Castells 的社会网络理论。随着代表性学者对相关话题的关注,移民、政治、地方、全球化、管制成为这一时期区域期刊关注的焦点,如图6所示。
(3)中国学者在五大区域期刊的贡献通过对五大区域期刊的文献数量和来源进行统计,发现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英国、美国是在五大期刊发表文章最多的国家和区域。在亚太区域中,新加坡位居13,中国位居14,70%为合著文章,中国学者越来越多与国际学者沟通交流。中国在五大区域期刊的文章主要来自香港学者,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机构所在的学者的学术贡献。网络关系中管制和流动性、医疗体制的空间性和志愿景观是中国学者在《加拿大地理学家》主要关注的话题。中央财经大学高菠阳和中科院的刘卫东关注于流动性视角下的管制话题;云南师范大学孙俊探讨了自愿地理信息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对于公民表达、体验、地方记忆的意义。公民应用地理信息提供技术建构,这与现在学界所说的“空间转向”(space turn)、“地方转向”(place turn)暗合,但他的研究更注重在技术支持系统下地理学中地方意义的建构。通过对《瑞典皇家地理学报》 文献分析发现流动性和区域性,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中国学者热衷探讨的话题。华南师范大学钱俊希、魏雷和朱竑以泸沽湖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摩梭族在现代社会大众心中的地理想象和话语建构,以及摩梭族民众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此外南京大学罗小龙、沈建发以南京为例探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制中的区域形象建构。魏也华以温州模式为例探讨了生产设施升级以及销售网络在国内外的扩展,对温州服装产业的显著影响。产业重构改变了产业集群以及产业区的内在本质,对传统的温州模式发展及新区域主义,尤其是重点强调小企业和地方资产的传统马歇尔工业区的概念提出了挑战。这些代表性学者的研究将泸沽湖、南京、温州模式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和话题引入了国际地理学的研究视野。
图8. 中国学者在五大区域期刊中学术贡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港澳学者是在《新加坡热带地理》期刊中的发文主力。香港大学的Wendy Gan探讨了20世纪50-60年代,香港电影中通过塑造香港是属于东南亚的热带气候来重构香港形象,通过这种方式将香港纳入东南亚的发展群体,重塑了香港作为东南亚地区资本主义体制下,远离内地的现代化都市形象。香港浸会大学的Sok Serey, Yu Xiaojiang以柬埔寨为例探讨渔业资源拥有者以及其与政府部门合作管理之间的困境与协商。区域发展、关系网络生产、产业发展以及区域不平等则是中国学者在《荷兰皇家地理学报》上核心探究的话题。首都师范大学吕拉昌侧重从微观尺度探究经济空间问题,魏也华认为区域不平等与地理尺度关系密切。香港中文大学杨春、廖海峰探讨珠三角地区台资的投资变迁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聚焦空间里资本的再分配问题。南京大学沈建发从经济和政治视角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除了政治经济因素探讨外,河南大学李小建探讨了人际关系在国企社会网络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和角色。华东师范大学司月芳则以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的企业为例探讨德中资企业全球化与产业网络嵌入性问题。此外,她还关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价值链和地方产业升级乃至创新网络研究。另外,学者们不仅关注城市空间以及网络空间,更关注居民的生活空间。南京大学冯建喜探讨了南京地区居民购物和工作出行的交通选择,如图8所示。
无论在文章的发表数量方面还是文章被引频次层面,英国都位居领先位置。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遥遥领先,在全球化和流动性的背景下,随着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融入到国际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领域。这给其他国家和区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包括中国。21世纪初以来,中国日益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国际学者不再仅仅关注洛杉矶、伦敦、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也逐渐关注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区域和城市,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和地理现象被国际地理学界所关注。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看到区域化、空间隔离、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等都是中国学者关注的话题。学者的关注点开始从宏观叙事转向对微观尺度日常生活实践的聚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者主要关注区域化和空间隔离。此外东南亚地区以案例探讨为主对空间隔离进行探讨,尤其是印度为案例的探讨成为典型代表。大都市区域、金融区、邻里区域等是亦成为研究的亚主题。华东师范大学的学者聚焦经济地理学研究,华南师范的朱竑、钱俊希多以中国本土的案例地为例从文化地理学视角探讨地方、政治、认同、空间等话题,这些代表性学者在国际期刊的发声不仅让国际学界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引领着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未来。
没有方法论我们将躺着不动,没有哲学,我们会无目的地乱转。———大卫·哈维
叁‧
结
论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中国学者在人文地理学的方法探究和理论积累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放眼全球,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正如中国古语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后现代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反思,空间的异质与多元、空间的公平正义重构充斥着整个地理学界。全球化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人本主义、后结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建构主义等西方的许多理论思潮被引入中国。西方文明的发展不仅影响了西方世界,更惊醒了中国学者,尤其是中国人文地理学者。
我们在不断反思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学派带来的理论思潮时,更应思考何以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探讨方面有所突破。全球化和流动性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固有的生产方式、制度、文化和社会,如何认识这个转型变化中的世界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国被卷入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何以从西方理论认识中得以启发是学者们深思的话题。在这条知识生产和创新的途中,西方的文献探讨和理论梳理恰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如何将西方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走出“中国本土化道路”,实现中国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突破与发展,需要一种“看世界地理,走中国道路”的视野与信念。
部分作者简介魏红妮(1987—),女,陕西咸阳人,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地理与旅游地理。
华南地理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校级科研机构,与海内外知名院校、政府和相关机构广泛联系,组织学术活动,承担研究课题,旨在积极探索社会,关注时事,秉承人文关怀,传承传统文化地理,努力推动中国新文化地理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