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愁到“愁”乡——中国传统村落之“殇”

2016年06月02日 15:24 2016-06-01 村委会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点击:[]

编者按



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唤起了多少人对“乡”和“野”的怀恋。周而复始的焦虑在都市生活中弥漫,儿时的欢笑、田里的蛙叫、邻里的问候……往昔的美好却在渐行渐远。而此时我们突然发现,乡村已不再是记忆中熟悉的故乡。乡愁情真,“愁”乡意更切。



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所蕴含的多重价值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伴随着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以及人口外流等多重挑战和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正遭受持续性破坏,甚至濒临消亡。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乡土文化的传统村落究竟发生了什么?

1长期荒废导致传统村落的“自然衰退”


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穷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散落乡间无人识、无钱修”的自生自灭成为常态。这种衰退往往是历史性老化导致的破败,主要体现在传统建筑的“老化”,甚至被废弃;此外,传统村落往往处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较差使得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导致传统村落的空心村现象,人的离开更是加速了村落的凋敝和损毁。



2不恰当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建设性破坏”


严峻的事实表明,不恰当的城镇化建设只重视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张和人口的简单集聚,大规模的造城盖楼、强行分割农村土地、拆迁农村民居,破坏了村落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各地普遍出现“化地不化人”的城镇化倾向,严重挤压了乡村的空间,造成包括传统村落在内的村庄数量锐减;另一方面,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在新农村建设的名义下对村落进行的规划再建,使得乡村格局被改变,村落的特色逐渐丧失,传统村落呈现“千村一面”的尴尬格局


3人口外流导致传统村落的“空心化”


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村落带来的冲击首先体现在,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自发的人口流动使传统村落人烟稀少,村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逐年增加,并在东、中、西部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趋势,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2亿农民工驻扎在城市,村落“空心化”趋势日益加剧,村落发展主体缺失。传统村落的“空心化”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人口的空心化、住宅形态的空心化、社会服务的空心化等,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中甚至出现了“文化的空心化”。一方面,长期外出的村民难以领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另一方面,长期在外的农民受现代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影响较大,思想观念变化显著,难以与村落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村落的空心化成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4村民保护意识缺失造成“文化失落”


传统村落还往往面临着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文化的所有者——原住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轻视、不珍惜。纵观现在的传统村落,传统的民间艺术大多已经“奄奄一息”:曾经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早己慢慢退出人们的公共生活,戏台等公共设施也大都被拆毁;民居建筑中曾经美观的雕花门窗被玻璃窗替代,技艺精堪的窗花也被千篇一律的印刷画取代……当学者们为传统村落文化的消失而痛惜时,文化持有者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却严重缺失,传承主体注重经济发展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从而陷入“有用与无用”的悖论,直接导致传统文化的快速消亡。



5制度和法规不完善造成“保护乏力”


长期以来,传统村落的价值未被重视,未能建立起专门针对传统村落系统的保护条例,同时也缺乏完善的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缺乏相应的执法和监管系统,现有法令执行乏力,尚未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另外,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资金,以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然而,传统村落数量多、规模大,乡土建筑遗产的维修费用往往高于新建现代建筑,仅凭地方政府的力量难以承担。由于缺少相关政策扶持,居民投资维修乡土建筑遗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一些具有重要保护价值,但是亟待维修的乡土建筑遗产长年失修失养,自然损毁状况极其严重。


6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开发性破坏”


长期以来以GDP为政绩考核的体制弊端,使得许多地方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淡薄,对其价值的认知停留在旅游开发上,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导致一些村落的旅游开发过度或不当,未制定科学的保护利用规划,简单地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把古迹当景点,把遗产当卖点”,盲目建设,拆旧建新、拆真建假,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原真性文化特征和原生态自然环境。近年来,文化复古风在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中悄然兴起,一些地方以重新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为名,不惜投入巨资,大搞所谓的“现代古迹”。而同时,与这些古迹相对应的文化环境却得不到相应的保护,使得真正的古迹变成了仿古市场,文化味渐淡,市场味却越来越浓。



7缺乏整体性保护导致可持续发展受阻


传统村落往往具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资源丰富多样。然而目前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往往只强调村落资源单一、片面的价值,缺乏对村落整体的保护;同时,相关保护规划更多地注重物质层面,如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对村落环境的美化等;对非物质层面的保护则更多地关注非物质文化本身,而对文化的传承主体关注不够,缺乏相应的文化传承机制,使得传统文化失去“活态”。此外,绝大多数传统村落没有保护性规划,缺乏有效的保护利用措施,导致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受阻。

结语

中国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然而,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自然衰退、建设性破坏、空心化、文化失落、保护政策缺失、开发性破坏等诸多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伴随着现代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步伐而发生。外在因素的负面影响和内在的主体性破坏共同导致“传统村落之殇”,如何破解传统村落之殇,并针对性地保护利用传统村落面临严峻挑战。由此,开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


上一条:富豪地理分布榜:谁是中国最产富豪的城市? 下一条:余秋雨:庐山

关闭

版权所有: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联系电话:8311117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政编码:332005
技术支持:九江学院信息技术中心 Copyright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