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赣江新区的获批,我省终于有了“国字号”新区,着实令江西老表欢欣鼓舞。
其实,在此之前,江西不少设区市、县区已先后成立了各种“新区”。
那么问题来了~
“国家级新区”“开发区”“城市新区”究竟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级别、行政体制如何?在各自“圈子”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别急,江报君替你捋一捋……

赣江新区:江西首个“国家级新区”





江西有哪些国字号政策新区呢?
国家级新区
赣江新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鹰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
南昌综合保税区
赣州综合保税区
九江出口加工区
井冈山出口加工区
数据:江西有94个开发区,居全国第5

据江西省发改委统计,经2003年开发区清理整顿、设立审核后,2015年底我省共有94个开发区,其中工业园区90个,包括国家级开发区17个、省级开发区73个和海关特殊监管区4个。
“从开发区的数量上来看,江西可以排到第五位,在中部遥遥领先。”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
现状:每个地市都有“国字号”开发区
江报君发现,几乎每个设区市都有1个“国字号”开发区。如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等市都设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江、上饶、萍乡、宜春等设区市则都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有的设区市“国字号”开发区多达2至4个。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方面,除了九江出口加工区、井冈山出口加工区,继赣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后,南昌综合保税区也于今年2月获批。
不足:开发区数量虽多,但实力较弱
目前,我省只有南昌高新区、经开区、小蓝经开区和九江经开区等4个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不到武汉经开发区的三分之一,与长沙、合肥也相差较远。
2015年,全省开发区中主营业务收入最高的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刚超过1500亿元,同中部和周边省份国家级开发区相比,经济总量不够大,综合实力不够强,不能充分发挥龙头的聚集、辐射、带动和引导作用。此外,大企业大项目不多,低小散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2015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26户,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5%,其中大中型企业为2054户,占全国的3.2%。全省年主营业务收入不足百亿元的园区仍有近两成。
区别:国家级新区、城市新区、开发区搜索
开发区
一般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类型涵盖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这类区域往往实行特定优惠政策。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城市新区
城市新区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是承接中心城区产业、人口迁移的重要载体。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它是为缓解中心城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压力而开发的城市拓展空间;
二、一般设有一级政府或准政府机构,是在政府有组织的干预和推动下开发的;
三、开发规模一般较大,在地域空间上位于城乡结合地区;
四、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存在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
1级别不同
>>>>
1.国家级开发区
我省现有17个国家级开发区,除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正处级外,其他都属于副厅级建制。
>>>>
2.城市新区
虽然被赋予了社会管理权限,但和行政区也有所不同。这些新区既没有人大、政协,也没有法院、检察院,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各设区市“新区”的行政级别有的是副厅级,有的则是处级。如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属于市政府派出机构,为副厅级建制;而吉安庐陵新区则为正县级机构。
>>>>
3.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比如新近获批的赣江新区,根据江西赣江新区总体方案,可赋予市级和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着眼点不同
麻智辉表示,“开发区”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而“新区”相对来讲侧重着眼于区域的发展规律。从各设区市成立的新区来看,大多数都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
“和国家级新区、开发区不同的是,‘城市新区’都是由地方政府规划设立的,它的功能主要是作为未来城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兼具经济与社会功能。”麻智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