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地理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十三)

2023年07月02日 10:12 邱欣/文 陈佳语/摄 点击:[]

走进朱砂古村 探索古村落“活化”之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助力乡村振兴,展现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风采,71日上午,旅游与地理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110名队员在党委副书记吴彭年的带领下,来到修水县黄坳乡朱砂古村开展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主题调查,在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之时,也在为乡村振兴献策。

朱砂古村位于黄坳乡朱砂村,处于九岭山脉之下,与黄港镇交界,距离修水县城50公里,共有72户人家,270人。村落现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洋屋里、新屋里、下位贤、三幢堂、上位贤、城下等六栋明末清初年间古建筑群,建筑面积 31900平方米。这里有古屋、古井、古桥、古驿道、古树、古围墙,历史文化悠远。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荣获“修水美村”、“九江市最美乡村旅游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国家3A级乡村旅游点”等称号。

朱砂村原名桂竹湾,在现新屋门前河滩之处,因晚上自然发出红光,被视之为朱砂之灵光,故改名为朱砂,至今朱砂已有1165年历史,尚有二万多平方米古老建筑集中连片,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江南水乡风貌格局,整个行政村古香古色,如世外桃源。

遗世独立,宛如世外桃源,村三面环山,被称为江南第一古村落,朱砂河蜿蜒自西向东穿过,在宅前田间穿插过渡,形成九弯九曲的形态,结合植被,山脉,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带,村落布局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形成了山水田居的景观秩序,凸显了赣北传统村落在整体环境上的特色。

朱砂村古朴纯静,历经300多年的风雨,建于清朝的老屋群至今保存完好,五栋老建筑毛主席语录布满墙面,皇亲巨匾高悬三幢堂,大跃进时期公共食堂标志清醒在目。整个村落呈现一片自然状态。

朱砂村古迹之多,环境秀美,塅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千年红豆杉与300年古樟群,有古香柏、古枫树茂盛成群。石砌古桥、河道、围墙、古井、古墓,形成朱砂石砌一大特色,特别是舍背建于嘉庆年代无浆斧形石砌拱桥,长20米,宽4米,名“步衢桥”,其历史悠久,造型坚固,极为少见。

朱砂村衢家采茶戏班创建于清朝初年,是修水县唯一留存的采茶戏班,其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年演出百余场,颇受群众喜爱。

朱砂村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手工艺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如石磨豆腐,手工织布、巢丝、打草鞋等。石磨豆腐一直延续到今天,是餐桌上的一道营养美食。


朱砂村是名贵植物青钱柳(又名摇钱树)的原生地,该植物对降糖、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增强新陈代谢及减肥有显著功效。畅销全国。

活动期间,服务队成员对朱砂古村落旅游业开展实地调查,深入体验乡村振兴发展状况,采访乡村书记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参观和体会古村落的韵味。让少有深入古镇古村的大学生们有了联系实际、实地调研、服务地方的机会,也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迈出了参与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同时也提高了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田野实践技能,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青砖灰瓦,小巷人家,安静祥和,朱砂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当地青年人。这次朱砂古村调研活动是一次很独特的实践,我们不仅在走街串巷中感受到了古村落的历史沉淀以及浓浓的历史情怀,还在访谈中感受到了传统左邻右舍间、人与人间最真实的情感。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感受了朱砂古村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各方的努力下朱砂古村会重现昔日繁华,而有独特历史记忆的古村落也会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和欢迎。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认为保护古村落,保护历史文脉,我们还在路上,我们必须坚持去保护古村落建筑,传承和发扬古村落优秀文化,我们旅游与地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会更加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去投身接下来的三下乡工作。

“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让少有深入古镇古村的大学生们有了联系实际、实地调研、服务地方的机会,也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迈出了参与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田野实践技能,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上一条:旅游与地理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十四) 下一条:旅游与地理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十二)

关闭

版权所有: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联系电话:8311117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政编码:332005
技术支持:九江学院信息技术中心 Copyright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