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瑞昌剪纸博物馆 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瑞昌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源剪影文化园成功申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丰富的文旅资源吸引了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队走进夏畈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传统文化代言,向党的二十大献礼。6月23日上午,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队11名队员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彭年、指导老师李海的带领下,来到瑞昌剪纸博物馆参观学习。


解说员陈梦梦热情地接待了服务队一行,带领大家走进九江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分别从“精工溯源、以梦荟艺、文脉传承、致敬瑞昌手艺人、又见绝艺、剪纸殿堂”这六个主题了解瑞昌的剪纸历史足迹和当今发展传承情况,欣赏优秀剪纸作品。针对剪纸文化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剪纸文化的现状进行交流,聆听剪纸故事,让大家对剪纸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她告诉大家,瑞昌剪纸的特点在于题材内容、图文样式以及剪制刀法上的特别,在传统领域里刘诗英老人的作品风韵十足,在创新领域里一大批民间艺术家也不断探寻发展之路。近年来,瑞昌市多次开展剪纸培训班,希望将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并且瑞昌市已将剪纸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发展其产业化道路,扩大瑞昌剪纸的知名度。


瑞昌剪纸博物馆位于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目前该馆共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国家级及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创作的《涎兜花 鱼戏莲》《凤戏牡丹》《五谷丰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剪纸作品200余件。为充分展示剪纸文化的内涵,增加剪纸爱好者的剪纸情趣,剪纸博物馆还设有剪纸体验馆、剪纸大师工作室等,让大家在参观剪纸创作流程的同时,还可以现场体验剪纸,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瑞昌剪纸的悠久历史、手艺人娴熟超绝的剪纸技艺、红色经典作品的新颖形式,让大学生们由衷地感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形式和内涵。大学生们还采访了夏畈镇干部,了解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旅游专业深入思考,交流探讨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路径。

通过这次短暂的实践学习和了解,服务队成员真切的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也明白要从剪纸的本源文化出发,将传统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对剪纸进行设计与创新,将具有现代品质的生活趣味和情调传达给消费者,打造具有瑞昌本土元素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宣传振兴乡村文化。